必赢net线路始建于1946年,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是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力军和重要基地之一。
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95人,专任教师148人,正高职称42人,副高职称81人,博士学位教师140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5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计划2人,省部级青年人才计划2人,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教坛新秀2人。柴天佑、刘广一、Leo Lorenz、Udaya K. Madawala、陈哲、赵俊屹、陈新、马祖长等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学院顾问教授。 “新能源电力系统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四个本科专业,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二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二级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二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二级学科),还拥有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拥有4个国家级科研基地、1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1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科研基地: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安全防护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光储变流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部级科研基地: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功率半导体封装与可靠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新能源利用与节能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飞机雷电防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变频电机及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自动化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电磁环境防护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工业节能工程实验室、高压电气设备智能运检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高可靠配电技术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此外,学院还拥有国家级“新能源利用与电气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在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上紧跟国际发展前沿,是国内最早开展新能源光伏系统发电研究的单位,在新能源发电与能源互联网、新能源并网、飞机雷电防护与高电压绝缘、电机系统集成设计与控制、智能系统与自动化生产线先进控制、新一代智能仪表与检测技术、信息物理系统识别与控制、复杂电系统重构与健康保障、新型薄膜太阳电池等研究领域承担了各类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十三五以来,学院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8项、其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余项,省级重大、重点项目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电源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近3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
学院建有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依托开放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学科竞赛平台和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近3年来,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0余项,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一等奖)奖励70余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稳步提升。另外,在我院组织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高校排行榜竞赛),及承办的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iCAN大赛(高校排行榜竞赛)活动中,我院学生每年均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
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校训,学院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精神和研究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近3年来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6%以上,进入专业对口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行业主干单位达60%以上。培养出国家电网公司一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徐立全,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敬桢,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南方电网原董事长赵建国等一批行业内的杰出校友。
© 2023 必赢net线路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18251号